(本报讯) 原本备受期待的爱游戏直播平台NBA中国赛系列活动的热闹氛围,在十月深秋骤然降温,受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近期涉华不当言论的持续发酵影响,原定于上海、深圳两地举行的多场NBA中国赛相关活动已陆续取消,包括球迷之夜、商业合作论坛及球星社区公益行等,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,不仅让数以万计的球迷措手不及,更折射出体育领域文化交流与政治敏感议题之间的复杂博弈。
距离NBA中国赛开幕仅剩数日,赛事主办方突然发布公告,宣布取消原计划于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办的“NBA球迷之夜”,该活动本是历届中国赛的预热重头戏,往年可吸引逾两万名球迷与球星互动,多家本土赞助商陆续暂停与NBA的联合宣传,某知名运动品牌原定的球星签名会亦被无限期推迟,深圳站的部分活动虽暂未发布正式取消通知,但多位内部人士透露,多个环节已进入“待定状态”。
此次大规模活动调整被普遍视为莫雷争议言论的后续影响,尽管NBA联盟官方多次声明“尊重中国历史与文化”,但未能完全平息舆论风波,分析人士指出,此举显示出中国市场对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的零容忍态度,亦体现了商业体育合作中价值观冲突的潜在风险。
莫雷事件的连锁反应已远超体育范畴,包括电商平台、媒体渠道与快消品牌在内的十余家中国企业,近日相继暂停与NBA的部分合作项目,某视频平台原定的赛事直播专题页面被撤下,转而投放其他体育内容;多家实体零售商亦下架了火箭队周边产品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风波中,中国赛的票务销售并未正式中止,但二手交易平台上的门票转让数量激增,部分票价跌幅超过30%,一名长期跟踪体育产业的证券分析师表示:“若矛盾持续升级,NBA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版权续约、青少年培训等项目均可能受到冲击,短期损失或可量化,但长期信任重建难度极大。”

对于中国球迷而言,此次事件无疑是一次情感上的考验,社交媒体上,部分球迷发起“理性爱国”倡议,呼吁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同时,保留对篮球运动本身的热爱;亦有球迷组织公开表态,支持暂停一切与NBA相关的线下活动,一名来自北京的资深球迷坦言:“我爱游戏们热爱的球星和比赛不该为个别管理者的错误买单,但国家主权不容挑战,这需要联盟给出更有诚意的回应。”
NBA球员们在此次风波中大多保持谨慎,参与中国赛的某球队核心成员在采访中强调:“体育应成为桥梁而非隔阂。”但其避免直接评论莫雷言论的措辞,亦反映出球员在商业利益与舆论压力间的微妙平衡。
回顾历史,体育赛事因政治因素受挫并非首例,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遭多国抵制、2018年平昌冬奥会朝韩代表团的政治互动等案例,均证明体育与政治难以彻底切割,此次NBA中国赛的动荡,再次印证了国际体育合作中文化尊重与底线意识的重要性。

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指出,全球化背景下,体育产业需建立更成熟的风险应对机制:“职业体育联盟在拓展国际市场时,必须深入理解当地文化与社会语境,任何轻视核心关切的言行,都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后果。”
尽管当前局势紧张,但NBA与中国市场长达四十年的合作根基仍存转圜空间,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若联盟能采取更具诚意的补救措施——例如对涉事人员实施纪律处分、加强管理层对国际关系的培训等,双方关系或有望逐步回暖,若争议长期悬而未决,中国本土篮球联赛(CBA)及欧洲篮球联赛可能迎来发展机遇,逐步填补NBA留下的市场空白。
NBA总裁亚当·肖华在近日的紧急会议中表示,联盟将“持续寻求对话机会”,但未透露具体解决方案,亦有消息称,联盟内部已就是否修改员工社交媒体管理条款展开讨论,以避免类似事件重演。